钟祥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回复: 0

钟祥各社区各村名字由来和历史沿革

[复制链接]

832

主题

12

回帖

29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13
发表于 2024-10-28 1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连家沟社区
连家沟社区居委会位于承天西路9号,成立于1996年,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共有5693户居民,人口10653人,辖区单位53个。
历史沿革:
1950年后属延年乡星星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星星生产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公社(从星星分出来)变为红五大队;1975年1月属皇庄公社皇庄管理区红五大队;1984年属皇庄区、皇庄镇原称红五大队变更为连家沟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连家沟村;1996年为郢中镇连家沟社区居民委员会。
2韩家街社区
地名由来:
相唐朝诗人韩愈在此居住过;他的后代在此延续,故名韩家街。前几年,扩建街道,部分老住户,搬迁到文峰社区,“韩家街”老街名一起搬迁。后来又部分回迁,袭用老“韩家街”的名。
基本介绍:
韩家街社区简介
韩家街社区成立于1949年,位于郢中石城大道东路,北与皇城门社区接壤,西靠码头街社区,南与宫塘社区相邻,东连中果园社区,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6500余人,6600余户,辖区单位36个。
历史沿革:
1951年为民主街居委会;1970年改为第一街居委会;1980年以驻地更名为韩家街居委会。
3码头街社区
地名由来:
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钟祥县志》记载,古汉水绕石城流过,居民在此建码头。明朝时,汉水河床变迁,迁徙至城西十华里处,原码头建成街道,取名码头街。此名一直沿用至今未变。码头街,人们不禁要问这里没有河流,何为码头街呢?据传说,在清末明初汉水是绕石城(当时叫石城,也就是现在的钟祥)而过,这是就是停泊船只的码头。后来,河床变迁,迁徒到城西数里之外,而原来的码头,建设成街道,取名码头街,看来这条街道少说也有120年以上的历史了。“码头”是指此地以前是汉江码头,后来建成街道。
基本介绍:
码头街社区简介
码头街社区居委会位于钟祥市中心城区,辖区企事业单位56个,居民5652户,10895人,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干部7人,社区民警2人,社区劳保站1人;
历史沿革:
1951年称为三街,1970年改为三街居委会,1980年改为码头街居委会。
2002年6月更名为郢中街道办事处码头街居民委员会。
4新堤社区
地名由来:
国24年(1935年)发大水,汉江大堤多处溃口,原堤大部被毁。水退后,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们在此另筑新堤,因此得名“新堤”,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新堤社区简介
新堤社区位于郢中城区护城河步行街2号,繁华的商业街——码头街贯穿全境,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4168户,10878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后成立城关镇郢城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名城关公社郢城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原城关镇;1975年撤区并社属城关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城关镇原名汉江大队更名新堤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新堤村;1992年撤县设市为钟祥市郢中镇新堤村,1996年改为郢中镇新堤居委会2002年改为郢中镇新堤社区居民委员会,2003年更名为郢中街道办事处新堤社区居民委员会。
5中果园社区
地名由来:
“中果园”为地域名称,明代兴王三大果园之一,“社区居民委员会“指群众自治组织。
基本介绍:
中果园社区简介
中果园社区位于郢中城东端,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6个居民小组,辖区单位39个,总户数4000余户,人口10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51年属城关镇建设街居委会;1970年改为第二街居委会;1980年以驻地地名更名为中果园街道居民委员会;2004年以后改为郢中街办中果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6宫塘社区
地名由来:
宫塘,是古建筑元佑宫门前的池塘,居民区以宫塘命名。“宫”:指元佑宫,“塘”:指元佑宫前的大堰塘,“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民间自治组织。
基本介绍:
宫塘社区位于郢中城南,版图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小组,5666户,人口10762人,辖区单位45个。
历史沿革:
1951年后属城关镇名郢城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为城关镇养殖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更名为城关镇东方红大队;1980年城乡大队属城关镇改东方红大队为宫塘村;1995年属郢中镇宫塘居民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宫塘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7文峰社区
地名由来:
据钟祥名胜古迹上介绍,钟祥的文峰塔是有名的名胜古迹,相传农民起义军领袖,同钟祥的白乳僧是至交好友,第二天试刀,让其避而藏之,免伤其身。之日早起该友不想伤人,拿一株古树试刀,一刀削去,该树应声倒下,而流出了白色的浆液,老僧原来藏于此树洞中。为纪念白乳僧,故修此塔取名白乳僧塔,塔旁栽一倒柏,没有一片树叶,文革时期挖掉了,后来该塔更名为文峰塔,这就是文峰二字的来历。
基本介绍:
文峰社区简介
文峰社区位于郢中城西,东起护城河,西至西环一路,南与王家湾接壤,北与连家沟比邻,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小组、14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居民人口3613户,10950人,
历史沿革:
1993年因钟祥市城区道路建设搬迁而成立的新社区;2000年钟祥道路建设成立文峰社区居委会。
8王家湾社区
基本介绍:
王家湾社区简介
王家湾社区位于郢中城南新区,辖地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开发区工业用地2.6平方公里。辖区现有12000人,驻地企事业单位47家。现有党员682人,其中社区居委会211人,驻地企事业单位471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后属板桥乡联合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王家湾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林集公社联合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林集管理区联合大队;1984年改社区建乡属皇庄区林集乡王家湾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制后属郢中镇王家湾村;1996年划为湖北钟祥经济开发区;2001年改为王家湾社区居委会;2003年5月从开发区回归郢中镇管理至今。
9冯家岭社区
基本介绍:
冯家岭社区地处郢中开发区以西城乡结合部,版图面积2.4平方公里,辖8个居民小组,886户,常住人口2988人,耕地面积551亩
10划子口社区
地名由来:
“划子”又名“舢板”,一种靠桨划动的小船,当年汉江无桥,又无机动船,两岸交往靠“划子”摆渡,“划子口”就是划子摆渡的渡口。“划子口”为钟祥著名地片名,是社区的老地名,起源何时,已不很清楚。传说,有一日,一渔民用自家打渔的小划子,把有恩于他的三人渡过河去,说好再搭老渔翁的小划子回来,老渔翁在此等候了一天、二天、三天,不见恩人回转,后往此天天等,天天摆渡,这就是此渡口的来历。大跃进时这里叫国群大队,1984年改为划子口村。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绍:
划子口社区位于郢中城区西郊,钟祥经济开发区腹地,版土面积约5.8平方公里,区内有国家驰名商标企业广源食品工业园等八家工业企业。辖1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近5500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后为长城乡国群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国群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林集公社国群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林集管理区国群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林集乡原名国群大队变更为划子口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划子口村;2013年变更为郢中街办划子口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1高庙社区
基本介绍:
高庙社区位于城市东郊,明显陵脚下,版土面积6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511户,人口1735人,耕地面积1188亩。
历史沿革:
1950年后属长城六合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公社六合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长城公社六合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六合大队;1981年原属六合大队,一、二生产小队分离出去成立皇庄二砖农业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长城乡原名称六合大队更名为高庙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为郢中镇高庙村;2003年改制为郢中镇高庙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2镜月湖社区
地名由来: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安陆知府江帝龄建亭于宫塘,名曰镜亭。2011年3月申报湿地公园,将湖变名为“镜月湖”,社区也以湖命名,有镜中月之美意。
基本介绍:
镜月湖社区位于郢中城东南,地处美丽的南湖边缘,是钟祥政务新区所在地。版图面积5.6平方公里,2965户,人口12569人。
历史沿革:
1958年-1961年属长城公社六合大队;1975年属皇庄公社六合大队;1981年由皇庄区长城公社六合大队分离出来成立皇庄二砖农业队;1994年改名为郢中苗圃场,后于2011年改制为镜月湖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3林集村位
地名由来:
明朝末年林姓人以外地躲避战乱来此定居,并形成一小集镇,人们变称之为林家集。
基本介绍:
林集村位于钟祥市经济开发区南端,距中心城区3公里,与南湖原种场交界。共有12个村民小组,722户,2715人,版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51亩,
历史沿革:
1950年属长城乡群力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群力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林集公社群力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林集管理区群力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局属皇庄区林集乡原名称群力大队变更为林集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林集村;变更后为郢中街办林集社区居民委员会
14皇城社区
地名由来:
明显陵旧称“皇城”。皇城二字取自嘉靖皇帝御赐。1506年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出生于钟祥。1559年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修建于此,故名为明显陵。此村为楚国历史名村莫愁村,后被嘉靖皇帝御赐村名“皇城村”。
基本介绍:
皇庄村基本情况:全村6个居民小组,共903户,总人口1858人,党员56人,村“两委”干部5人。版图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850亩。主要以种植、养殖和第三产业为主。
历史沿革:
1949年属于钟祥县人民政府城关区;1950年后属长城乡皇城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皇城大队;1961年属皇庄长城公社皇城大队(含皇岭);1971年与皇岭大队合并;1975年1月属皇庄公社皇城大队;1984年属皇庄区长城公社原名称皇城大队变更为皇城村;1987年属郢中镇皇城村;2003年为郢中镇皇城社区居民委员会。
15子胥台社区
地名由来:
春秋时期楚国的文臣伍屠遭侫臣所害,遭满门抄斩。唯伍子胥逃跑途中,逃到吴国。文武全才的伍子胥在数年后,带吴兵报杀父兄之仇,点将台就设在此地,故名子胥台。
基本介绍:
子胥台社区简介
子胥台社区成立于2002年3月,隶属于郢中街办办事处管辖。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位于莫愁湖畔,北与莫愁湖社区接壤,西靠皇城门社区,南与中果园社区相邻,东连皇城旅游名村。长荆铁路和承天大道横穿全境,总人口10556人,3518户,其中常住人口2306户,7185人,辖区单位31个.
历史沿革:
1936年实行五区制,属第一区;1941年,废区并乡,属郢中街;1946年设24乡属中心集;1949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城关区,1950年后属城关元旦社;1958年属城关元旦大队;1961年城关人民公社复名城关元旦大队,1975年11月25日撤区并社,城关镇体制不变,1977年为城关人民公社东风大队,1980年以驻地地名更改为皇庄公社子胥台大队;1995年属郢中镇子胥台居民委员会;2003年更名为郢中街办子胥台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6皇城门社区
地名由来:
皇城门指明朝的兴王故居它四周高墙称之为城,宫门称之为城门,这样显得其庄严而又高贵。此地1951年属城关乡国光合作社,1958年属城关公社国光一小队,1984年以后为城门一小组。“皇城门”指明兴献王故宫的宫门。
基本介绍:
皇城门社区位于郢中王府大道与承天大道交汇处,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22个,5个居民小区,居民总户数8323户,总人口13763人。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城关区,1956年名国光社,1958年改称国光大队,1980年以驻地更名为皇城门大队。
1995年更名为郢中镇皇城门居民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城门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7韩家街社区
地名由来:
朝宗桥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为嘉靖皇帝回故乡朝拜宗祖,仿北京朝宗桥而建的桥。社区和居民点皆用此名。
基本介绍:
朝宗桥社区简介
朝宗桥社区位于莫愁大道与安陆府交汇处,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区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3个,7个居民小组,居民总户数4931户,总人口13763人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城关区延年乡;1956年2月小乡并大乡,延年合并为黄庄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星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公社星星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星星大队;1984年设区建级属皇庄区皇庄镇,变更为朝宗桥村;1987年撤销皇庄区,改属郢中镇;2002年为郢中街道办事处朝宗桥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8茶庵社区
地名由来:
很早以前,城北道路上有提供茶水的庵堂称茶庵,明朝,“竟陵派”文学主张创立者钟惺,谭元春等结诗社在此,清初郢地诸名士复结社于此,称金河社,从此茶庵成为知名名地。
基本介绍:
茶庵社区简介
茶庵社区位于莫愁大道82号,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2个居民小组32个辖区单位,共有居民5066户,10668人,党员156人,社区干部11人,工作人员1人。下设社区服务委员会、社区救助委员会、文体卫生委员会、妇女计生委员会、民调治安委员会、社区经济工作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工作。
历史沿革:
1951年城关区延年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星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公社星星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城关公社星星大队;1980年4月因县建棉纺厂,需征用土地将原星星大队5队和9队划归棉纺厂管理,改为棉纺厂农业大队;1982年钟祥县进行地名普查,因此原地名为茶庵,故名为茶庵村;1995年更名郢中镇茶庵街居民委员会;2002年为郢中街办茶庵社区居民委员会。
19莫愁湖社区
地名由来:
因战国楚宫歌姬莫愁女而得名。莫愁女是楚国第一美女,楚国歌舞一代宗师。她貌若芙蓉,身如柳枝,可谓美貌无双;她能歌善舞,唱起歌来如流水行云,跳起舞来如嫦娥奔月;她在屈原、宋玉的指导下完美演绎了《阳春》、《白雪》,并传唱入歌,将楚国歌舞艺术推向颠峰;她与青年才俊王襄哥青梅竹马,倾心相爱,产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后来,楚襄王欲召其进宫,强纳为妃,但她品性高洁,不为财富所动,不为淫威所屈,毅然投江,以保名节,被誉为绝世“圣女”。钟祥县志记载:“莫愁村在汉西二里,古汉水经城址,其西为村即莫愁所居地;城北有湖,与村毗连,称莫愁湖。”。
基本介绍:
莫愁湖社区位于郢中城区王府大道中端,东依莫愁湖,南邻皇城门,西邻汉江,北抵皇城村。版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余亩,现有8个居民小组,22个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常住居民3500户,11725人,其中村民2350户8225人;单位750户,2500余人;流动人口400户,1000余人。社区经济主要以出租、经商、服务城市为主,家庭收入主要以商业、服务、务工为主。
莫愁湖社区是政府规划的开发土地,目前,长途汽车站、钟祥三中、审计局等多个全市重要部门和单位扎驻该社区。外国语学校和钟祥法院及皇城一号也落户该社区。
历史沿革:
1936年,实行五区制,属第一区,1941年,废区并乡,
属郢中镇;1946年设24乡,属中心镇,1949年7月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城关区1950年属长城乡弓背桥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公社弓背桥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公社建新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1977年为城关人民公社弓背桥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皇庄社区原名称弓背桥大队更名为弓背桥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弓背桥村;2003年改名为郢中街办莫愁湖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0皇庄社区
地名由来:
皇庄的“庄”原指明代兴王府花园。后来兴王被追封为“恭睿献皇帝”,随之兴王府庄园被敕为“皇家庄园”,简称“皇庄”,皇庄由此得名。
基本介绍:
皇庄社区是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皇庄街道下辖的社区,
历史沿革:
1949年后属城关区伍泰乡五星社;1951年10月撤销城关区,设立城关镇属城关镇和县十一区,1956年合并为皇庄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五星大队(含五星、孔庙、汪庙);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原皇庄区皇庄公社皇庄大队(由五星分出);1975年11月撤区并社皇庄区改称皇庄公社;1984年设区建设乡属皇庄区皇庄公社原名称皇庄大队变更为皇庄区;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皇庄村民委员会;2003年8月郢中镇改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道办事处皇庄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1董家巷社区
地名由来:
相传在清朝末期,在现六组居住着几十户董姓人家,以南北对面而居,形成街巷,街巷以西生长着茂盛的芦苇。东边山上有一富善官员在外做官,把积攒的铜钱通过水路运回家乡,在汉江起坡后通过芦苇地时,砍伐踩踏出一条街巷,后人称之为董家巷。
基本介绍:
董家巷村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城区以北,汉江东岸,距中心城区6公里,省道寺沙线贯境而过,交通便利。董家巷村因董姓人占85%而得名,文革时期曾更名为五星大队,文革后又改回原村名。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86户,2309人,其中农业人口165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63亩。近年来,董家巷村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现拥有各类企业1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家。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城关区伍泰乡;1951年10月撤销城关区;设立城关镇,属城关镇和县十一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五星大队(含汪庙、孔庙、皇庄);1956年合并为皇庄乡;1961年4月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人民公社五星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五星大队;1982年1月城关镇更名为郢中镇,属郢中镇;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皇庄乡,五星大队变更为董家巷村,1987年9月乡镇体制变更,属郢中镇董家巷村;2003年8月郢中镇更名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办;2015年5月董家巷村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22北新集社区
地名由来:
清朝时期,该地的集市比较兴盛,店铺生意十分活跃,因其集市位于钟祥县城以北,集市的西面是一条河流码头。在县城以北形成的集市,故称北新集。“北”指方向,“新集”指新形成的集市。
基本介绍:
北新集村位于钟祥市北郊,是郢中街办所辖最北端的一个行政村,东北与洋梓镇接壤,西靠汉江大堤,全村辖区近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80户,总人口1610人,共385户。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城关区新集乡;1952年1月撤销城关区,设立城关镇和十一区,1952年9月属长城公社皇庄管理区新集乡;1956年县直属皇庄乡,1958年金潭、新集两合作社合并为胜利大队;1961年属皇庄区皇庄公社,1975年属皇庄公社皇庄管理区;1984年胜利大队更名为北新集村;1987年撤销皇庄区及皇庄镇,北新集属于郢中镇;2003年8月郢中镇改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办。
23皇庄街社区
地名由来:
皇庄是明代兴献王的皇家庄园。
基本介绍:
皇庄街社区是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皇庄街道下辖的社区,
历史沿革:
1951年,县政府在皇庄街堤段东侧修筑月堤,1952年竣工,皇庄街道居民便从1953年到1954年陆续搬到月堤以东的寺沙公路两侧,形成了街道。
当时称皇庄新街,80年代更名为皇庄建设大道,2011年更名为皇庄街。
24陈家庙村
地名由来:
以原住居民姓氏和宗教建筑物得名。相明代时期此地有座庙,人们称之为三神公庙,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人们总是到这里烧香拜神,乞求神灵护佑,保全家人平安兴旺,加之这里大部分居民陈姓,故取名陈家庙。
基本介绍:
陈庙村简介
陈家庙村位于钟祥市城北,汉江东岸,距市中心城区9公里,省道寺沙线贯通全境,交通便利。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824户,3284人,耕地面积4997亩,经济发展以城郊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是黄豆、棉花、油菜。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城关区直河乡新生一、二、三3个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公社新生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皇庄区皇庄公社新生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新生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皇庄乡,新生大队变更为陈家庙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属郢中镇陈家庙村;1992年5月钟祥撤县设市,属钟祥市郢中镇,2003年8月,郢中镇改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道办事处陈家庙村至今。
25汪庙村
地名由来:
明朝汪氏家族在此建家庙,得名“汪庙”。相村内有一座庙宇,香客众多,香火旺盛,民国时期毁于战乱。1984年恢复原地名,将此地定名“汪庙”。
基本介绍:
汪庙村简介
汪庙村位于郢中北郊。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404户,1341人,耕地面积1893亩,其中水田550亩。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城关区伍泰乡、五星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长城人民公社五星大队(含孔庙、五星、皇庄);1956年合并为皇庄乡;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原皇庄区皇庄人民公社汪庙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皇庄公社汪庙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皇庄区皇庄公社原汪庙大队变更为汪庙村;1987年9月乡镇体制改革后属郢中镇汪庙村;2003年8月郢中镇更名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道办事处至今.
26孔庙村
地名由来:
明末清初,潘、董两姓建庙,选址孔姓田内,孔姓要求以其姓氏命名,故名孔庙。
基本介绍:
孔庙村位于郢中街办城北郊区,北与汪庙村相连,南接董家巷村,方圆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850亩,现辖7个村民小组,454户,1810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
近年来,孔庙村依托城郊优势,开展特色农业,鼓励村民创业。截止2013年,全村现有花卉苗木100余亩,蔬菜种植面积300余亩,其中大棚蔬菜80亩。孔庙村引进七星玻璃厂大型企业1家。全村现有精养鱼池520亩。
孔庙村与汪庙村、陈家庙村、董家巷社区、北新集村、茶庵社区、朝宗桥社区、莫愁湖社区、皇城门社区、子胥台社区、皇城社区、皇庄社区、皇庄街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城关区,1950年至1954年初属皇庄区(第十一区),划分一片、二片;1954年属群星社、洪泰社;1955年群星社、洪泰社合并为群星社;1957年皇庄、五星、群星合并,属五星高级社;1958年9月属长城人民公社皇庄管理区五星大队;1961年5月属皇庄区公所孔庙大队;1968年3月属皇庄区东风大队;1969年初属皇庄区红旗大队;1975年11月属皇庄人民公社孔庙大队;11984年恢复地名时将孔庙大队变更为孔庙村;1987年9月属郢中镇孔庙村;2003年8月郢中镇改为郢中街道办事处,属郢中街道办事处至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钟祥同城网 ( :鄂ICP备2024057052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3 02:27 , Processed in 0.10102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