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5|回复: 0

钟祥水利志

[复制链接]

878

主题

14

回帖

303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033
发表于 2024-9-27 0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3.5000pt] [size=13.5000pt]钟祥[size=13.5000pt]水利志
[size=13.5000pt]钟祥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平原西北角,介于大洪山与荆山东南麓之间,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包括水面),其中:山区1020平方公里,丘陵2111平方公里,平原1357平方公里。汉江从北至南贯穿境内,分县域为河东、河西两片。境内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1992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钟祥市。县城郢中镇位于东经112[size=13.5000pt]°[size=13.5000pt]35′,北纬30[size=13.5000pt]°[size=13.5000pt]10′30″,西滨汉江。郢中在西汉设郢县后,常为历代州府郡县治所,素有荆楚名城之美称。
[size=13.5000pt]钟祥地质属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中段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汉江盆地北边交接地带,地层出露比较齐全,除缺侏儒系外,由震旦、寒武到第四系,分别从东西两边山区向中部平原呈对称出露。东、西北山区,其最高点为随州、钟祥交界之斋公岩,黄海高程1051米。中南部为平原,最低高程为旧口舒家台32米。县境地势多样复杂。
[size=13.5000pt]汉江从钟祥与宜城分界地易家湖沟入钟祥境内,至沙洋桥出境,年过境客水量482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水道长144公里,蜿蜒曲折,多迎流顶冲和回流沙滩。洪水到来时,奔流呼啸,左冲右突。两岸平原,土质松散,彼崩此淤,河岸不断变迁,堤线极不稳定。
[size=13.5000pt]县境内入汉江的支流,主要有河西的蛮河、浰河、竹皮河,河东的丰乐河、直河等。
[size=13.5000pt]境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30.8~2114.3小时之间,太阳辐射量年平均值为469.34千焦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5.9[size=13.5000pt]℃[size=13.5000pt],蒸发量1188.4毫米。
[size=13.5000pt]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最高的1980年1654.3毫米,最低的1966年降水567.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961.6毫米,东部1026毫米,南部1079毫米,西部878毫米,北部923毫米,东南部平原区降水较多,西北部丘陵山区降雨较少。
[size=13.5000pt]钟祥地下水,从北向南,从山丘向平原,逐渐递增。平原区地下水设计开采储量11.2亿立方米每年。山丘区碳酸盐溶水6000万立方米每年。出露明泉59眼(包括地热11处),其中柳门口、白水岩的清泉、长滩的天然矿泉水和长寿汤林温泉及客店汤池是境内最大的明泉。
[size=13.5000pt]钟祥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合理,山丘区降水和地下水贫乏,平原湖区降水、地下水和客水丰富,形成了山丘“旱包子”,平原“水袋子”,加之汉江洪水泛滥,水、旱、洪、涝灾害连年交替出现,有时一年出现几种灾害。1952年先涝后旱;1953年山丘区大旱,平原湖区大涝;1954年平原湖区大洪大涝。钟祥始终未能跳出水、旱、洪、涝灾害的圈子。
[size=13.5000pt]钟祥治水活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李皋筹钱开井以便人饮。南宋郢州守孙庭坚修筑汉堤未成。后代继守张孝增续之,长百里,以御水患。明兴献王发银筑汉堤40里,以防水患。蒋妃拨银修千工垱,灌田千余亩。安陆府城南20里有五龙堰(现九里乡赵庙村)。清道光四年修铜狮口闸(丁家闸),灌田数千亩。咸丰八年,知府邢高魁详请设卡抽提船厘,作疏河修堤之用,汉堤所溃各口一律修复。民国10年,王家营堤溃,南京政府特任督办李开侁督修。民国24年汉堤溃18处,汉北平原死人约8万,惨绝人寰。民间流传:“钟祥倒了狮子口,水里死尸手拉手,十六州县连安陆,到处菩萨打鼓泅”。1937年汉堤退挽为遥堤,从此汉北平原才未再受汉水淹没的危害。
[size=13.5000pt]汉堤退挽为遥堤,放弃了近200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和几万人口于遥堤之外,后来尽成了芦苇泽国——大柴湖、南湖。
[size=13.5000pt]大柴湖、南湖连同县内汉江两岸湖沼共有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不包括皇庄、丰乐两堤内的土地)、20多万人口无堤防保护,历来为汉江洪水泛区。山丘稻田多,私人塘堰水少,一遇干旱,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统计,1949年钟祥县共有堰垱约四万口,堤防四条,圬工涵洞五处,闸坝引水渠三条,水利设施极为欠缺,水旱灾害未能控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国县志》记载,1448~1948年的500年间,全县共发生大旱灾68次,发生水灾89次,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大的旱灾或水灾。水旱灾害历来是钟祥人民的心腹之忧。
[size=13.5000pt]建国后,钟祥县水利局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指导思想,发扬艰苦奋斗、勤俭治水的精神,采取“统一安排,综合治理,互相协作,民办公助”等基本方式,领导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从建国46年(1950~1995年)的水利建设历史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size=13.5000pt]第一阶段(1950~1957年)为水利建设起步阶段 这期间,县水利局和旧口堤防管理段相继成立。每年冬春,对遥干、民堤普遍进行加培翻修,填塘固基。对崩岸险段,由传统的节点控制,转向线段护砌,并新筑了小河、中直、大集等堤垸。对农田水利,依靠群众,互助换工,整修堰垱沟渠。1952年大旱后按照省水利局提出的“沿河修筑土心石皮坝拦水灌溉”的意见,自1953年春勘测并兴建了全省当时最大的石门水库以及螺丝垱、榨屋河、周家冲等12座小型水库,还在客店修建了全省最早的夏家湾水电站。1957年勘测设计了铜钱山水库和沿汉江的民垸堤;10月在全县水利会议上,副县长李尚钧、县长林开秀宣传贯彻中央水利会议精神,从此钟祥掀起了水利建设高潮。
[size=13.5000pt]第二阶段(1958~1973年)为水利建设全面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头一年兴建的水库有:石牯牛、石牛山、黄鱼冲、大峪口、花山等五处;新建和续建的堤防有:石牌、潞贺、大集、官庄、襄西;铜钱山、峡卡河、黄坡和漳河等水库也于秋后动工,全县上水利人数10万余人。经过两年大施工,各水库已初具规模,蓄水灌溉。但由于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许多工程被迫下马,直到1964年春才开通铜钱山水库东、西干渠,1966年开通漳河水库四干渠的东、北干渠。由于水库的灌溉效益显著,皇庄、洋梓等区也因之开展了渠网化、园田化建设。温峡口水库也于1966年冬开工。这期间还先后架设了石门至郢中镇35千伏输电线路,胡集至郢中110千伏线路;自行设计兴建了天星、红旗、星光等小水电站20处;同时还修建了柴湖围堤和皇庄、石牌、丰山、横堤、塘港、金港口、倒口、南湖等15座大中型排水闸以及金港口、倒口、南湖三处电力排水站。峡卡河渠道1972年开通,灌田2666.7公顷。
[size=13.5000pt]第三阶段(1974~1983年)为完善配套、提高效益阶段 全县水利工程虽门类齐全、效益显著,但防御水、旱、洪、涝灾害(简称“四防”)的标准偏低。在这一阶段先后续建和完成了铜钱山、峡卡河等水库的溢洪道工程,达到了脱险保安的防洪标准;开通了温峡、北山、安坡等水库的渠道,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加了保收农田面积;设计兴建了郑家湾、双河、长岗岭、肖店等大中型电灌站,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使河西大部分地区的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了95%;加固和兴建了皇庄、军民、文集、朱堡等堤防工程,基本达到了防御64型洪水的标准;还兴建了石牌唐滩、皇庄等电排站,提高了排涝标准,改变了部分地区“十年九涝”的面貌。
[size=13.5000pt]第四阶段(1984~1995年)为除险保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水利工作开始由“单一管理型”逐步转向“经济效益型”,靠“两个支柱(水费、多种经营),一把钥匙(承包责任制)”搞活水利经济。这期间一是除兴建部分排灌工程外,抓现有工程的管理和刹尾,按照“除险、保安、配套、挖潜”的方针,普遍进行了整险加固和续建配套,达到设计标准,使现有的水利工程都能正常度汛、安全运行,发挥应有的各种效益;二是水利系统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承包责任制,努力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水利部门的资源,大力发展综合经营。
[size=13.5000pt]建国46年来,共修建各类水利设施42012处(包括堰垱整修)。水库184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124座,包括塘堰总蓄水能力达15亿立方米,有效水量7.5亿立方米。兴建电力排灌站595处,其中电排站55处,装机155台,总容量19245千瓦,排水流量200.4立方米每秒;电灌站540处,装机667台,总容量59674千瓦,提水能力155.6立方米每秒。兴修小水电站54处,装机104台,总容量11604千瓦,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修建沿江涵闸41座,排水能力1868立方米每秒。修建干民堤15条(包括整修),总长307千米。以上水利水电工程,共投入劳务工4.3亿个,投资1.69亿元,完成土方4.02亿立方米,石方3464万立方米,混凝土15.4万立方米。全县有效灌溉面积6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5万公顷。
[size=13.5000pt]钟祥现已基本形成了湖区以堤防抵御汉江洪水,以自排闸和电排站消除渍涝的防洪排涝体系;山丘地区以水库、塘堰蓄水自流灌溉,以机电泵站提水灌溉的抗旱体系。在多年的抗灾实践中,这些水利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和效益。建国46年来,全县累计增产粮食:12762143吨,水利效益分摊0.34为4.339128吨,按现行价值约65亿元;累计增产棉花16144万公斤,水利效益分摊0.44为7103.4万公斤,按现行价值14.2亿元;累计增产油料38958.7万公斤,水利效益分摊0.46为17921万公斤,按现行价值4.48亿万元。累计粮棉油经济效益80多亿元,是国家和地方对水利投资总额1.7亿元的数十倍。水库养鱼水面0.46万公顷,累计产成鱼907.2万公斤,价值约2721万元。小水电累计发电17871万千瓦时,产值3500万元。堤防保障了国家和人民(人口50万,固定资产50亿元)生命财产的安全。水利建设还结合血防建设灭螺0.27万公顷。
[size=13.5000pt]在成就面前,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钟祥现有的水利设施标准还不高,老化失修还较严重;境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汉江河道还未得到彻底根治;山区人畜饮水困难还未完全解决;水利经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治水任务还需水利系统全体职工及钟祥人民继续发扬大禹精神,前仆后继,及早完成。
[size=13.5000pt]46年的水利建设,国家和人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钟祥人民在与水旱灾害大决战中谱写了一曲壮丽凯歌,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顾个人得失,为水利事业而努力奋斗,他们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里,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激励后人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钟祥同城网 ( :鄂ICP备2024057052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0:55 , Processed in 0.26060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