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同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回复: 0

钟祥市长寿之谜探源

[复制链接]

137

主题

0

回帖

47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5
发表于 2024-10-25 21:5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钟祥市长寿之谜探源
来源:王运贵 刘本福 胡 工
日期:2005-8-26

    钟祥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钟祥在全国六大长寿之乡中,位列第二:全市人均寿命75.8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8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9.88岁,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11.88岁。据2004年7月最新普查统计,全市105万人口中,80岁以上老人11073名,90岁以上老人946名,100岁以上老人71名,其中男9人,女62人。   钟祥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周公分封诸侯的时候就已筹建城池,西汉时称郢县,东周时称石城县,南北朝时由于这里长寿老人多,于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取曾做周朝大夫五十三年的长寿老人苌弘之姓氏改苌寿县,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去苌的草头,称为长寿县;明朝嘉靖十年改为钟祥县,意为“钟聚祥瑞”。   钟祥历史上有1000多年称长寿县是因为历史上这里长寿者多。据《宋书·州郡志》记载,明帝泰始年间全国的一次人口普查中,苌寿县的长寿老人竟占县内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此后,钟祥的许多地名便与“长寿”相联系而沿袭至今,比如长寿河、长寿店、长寿村、万寿岩、胡子山、百岁桥、百岁村等等。至于“百岁碑”的记载则更多,这些地名、碑文的出现年代,充分证明无论当时的苌寿县,还是以后的长寿县和钟祥县,都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县。   由于钟祥有久远的长寿历史,追求长寿不老的明皇室开国即把钟祥作为分封藩王的首选之地。自洪武至嘉靖的一百多年间,先后有郢靖王、梁庄王、兴献王、兴王、岳怀王等五位藩王被册封于钟祥。兴献王朱佑杬的始封地原在河南卫辉(即:汲县)。弘治四年,朱佑杬以卫辉“土瘠而民贫,且河岁为患,加之土功则民益以困”为由,求皇上将其改封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其子朱厚熜后登大宝,史称嘉靖皇帝,在位四十四年。现在钟祥境内的世界遗产明显陵,就是嘉靖父母的合葬墓。   钟祥人之所以长寿,本市长寿研究会及省内外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探寻,认为主要与四大因素密切相关:   一、生态环境因素。钟祥市域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地处北纬30º42′-31º36′,东经112º07′-113º00′之间。   钟祥的地质地貌环境优越。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市境内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料相当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藏资源共有六类二十七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的七分之一,其中,磷矿石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磷矿区域及其幅射圈又刚好是高龄人群密集的地方。据2000年人口普查,磷矿镇15-50岁的人口占全市同龄段的4.53%,而9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同龄段的6.3%。同时,市域内还具有地貌特征的过渡性和地势排列的有序性等特点。它不仅保证了土地资源分布的有序性,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水资源和区域性小气候,为人类居住、生活提供了长寿的“风水”条件。   钟祥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好。全市地面水共拥有量达500多亿立方米,人均5.6万立方米,不仅高于全国人均2780立方米的水平,也高于世界人均12900立方米的水平。同时,市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可供开采量为16.5亿立方米。从水质看,市内主要水系汉江钟祥段及三座大型水库、六座中型水库的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Ⅱ类标准以内,有的可达到Ⅰ类标准。据近十多年来上级环保部门考核,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在100%。地下水质不仅酸碱度适中,极少污染,而且富含锶、钼、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这种丰富的总量、优良的水质及其合理分布,为全市长寿人群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水体条件,市内90岁以上和百岁老人分布比较集中的洋梓、长寿、郢中、胡集、柴湖、丰乐、磷矿等镇,大多分布在汉江及其水质好的支流岸边。   钟祥具有清新可人的大气环境。由于工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合理,有效地控制了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加上每年92—121个降水日对空气的清洗,使空气长年处于清洁状态。据市环境监测站二十多年监测,城区及乡镇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以内,且从未出现过酸雨。在气象条件方面,钟祥处在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带上,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幅射年平均112.364千卡/㎡,是全省高值中心之一;全年日照时数在1931-2114小时之内,日照率为45-48%,是邻近各县的高值中心。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2.5-16.3℃之间,无霜期平均在260天左右,年降水在878-1079毫米之间,且雨热同季,水热配合协调,同时,由于市内74.2万亩水面所产生的水体效应,两百多万亩林地、草场所产生的植被效应,国土面积中50%的丘陵岗地和20%低山所产生的丘陵坡地和山川效应,还有大洪山南麓的坡地逆温层和分布山丘林区的溶洞、温泉、瀑布等等,使钟祥市境内形成了诸多独特的“小气候”,成为有效抵御灾害性气候的屏蔽条件。 [FSAGE]    钟祥的土壤环境质量好。钟祥总面积居全省县市第三,人均耕地居全省第一,土壤种类齐全,包括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五个土类,12个亚类,40个土属,186个土种。耕地中一、二级地占95%左右,非耕地95%均能植树种草。土壤质地好,酸碱度适中,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营养来源。   钟祥市是国家确定的生态示范区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5%,林业用地绿化率达到100%,城区绿化率达11.23%,国家和省命名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279平方公里。市内丰富的气候、水、土资源为各种动植物的栖居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因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记载的生物总数达1650种,其中动物类155种,植物类1384种,无敌资源111种。在植物中,药材就达到562种。城北长寿镇出产的长寿米历来都是封建皇宫的御用贡品、长寿胭脂梅、长寿云雾茶、长寿蟠龙菜、长寿矿泉水等享誉海内外,其中许多产品经有关权威部门化验均含有多种特殊滋补元素,确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二、人文习俗因素。钟祥长寿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尤为突出,这在《钟祥县志·先民传》和众多的墓志铭中都有许多详细的记载。旧口镇百岁村古时候有个仁、义、礼、智、信五德俱有的王婆婆活到105岁,无疾而终。亲戚和众多乡亲为纪念她,捐物出力在她居所的门前河上修起一座桥,取名“王母百岁桥”。   这种尊老敬老的遗风,一直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涌现了很多尊老敬老的动人故事。温峡水库农民卢克定,多年来义务赡养了六位孤寡老人。他把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像亲儿子一样孝敬他们,直到给他们送终。他多次获得国家敬老金榜奖等多种奖项。丰乐镇合兴村邓桂芝老人百岁寿诞之日,本村和附近金划滩村有1000多名乡亲纷纷冒雨前来为这位老寿星祝寿,老人乐得心里喜滋滋的。   尊老敬老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子孙对长辈的孝敬,这是老人得以健康长寿的最重要原因,全市71位老人中,只有2人独居(侄儿侄女供养),其余69人都分别与儿子女儿、养子养女、孙子孙女共同生活,多数四世同堂,有五户五世同堂。在这些家庭中,绝大多数老人的境遇都较好。如东桥镇柳河二组的102岁老人赵乐,生于客店,30岁讨米流落到东桥陈家续弦,一生未育,老伴早年去世,她随老伴的四个重孙生活,最大玄孙已长大成人出外打工。多年来,子孙们家境虽不宽裕,但对老人非常孝敬,一日三餐照顾得很周到。1994年老人折断了腿,卧床三年后又奇迹般的站了起来,现仍拄行杖走路,身体很健康。磷矿镇103岁老人李凤生生育8胎,只存活一儿一女,现随73岁的女儿薛冬梅及其子孙生活,五世同堂。老人年轻时性子急,爱管事,在家里也是当家人,子孙都由她安排。48岁的孙子从磷矿镇康磷达公司下岗自谋生路,虽生活艰辛,但对老人很好,老人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遇事还经常与老人商量。现在老人心宽体胖,行走自如,能穿针引线洗衣服,有时还抱抱玄孙。   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还取决于他们自身豁达,善待家人,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胡集镇百岁老人鲁大秀,与媳妇关系亲如母女,几十年婆媳之间从来未红过脸,现在年逾百岁的婆婆仍然身体硬朗,时常还照顾着有病的媳妇。类似这样的事例全市举不胜举。如果从医学角度分析,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癌症、心血管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钟祥的长寿人数逐年增长,这首先应得益于钟祥市委市政府对长寿老人持之以恒的关怀和厚爱,得益于对“长寿之乡”硬环境的打造。几十年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1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9.6㎡,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8.9㎡,城乡人均存款4046元,小康水平在湖北名列前茅。同时,钟祥市还连续两届获国家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称号,三届获全省文明城市称号,而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区。这些因素为市民的健康长寿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在“软环境”建设上,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市委市政府逐步完善了国家、集体、社会相结合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特别是对百岁老人,坚持每月发放100元营养补贴,每年组织医务人员上门免费作一次体检,孤寡老人由福利院收养,逢年过节市乡村领导登门慰问。今年重阳节,市政府还为百岁老人每家赠送了一台彩电。为了加强对长寿人群的认识与探索,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钟祥在九十年代便成立了老年健康研究所,于2003年6月又成立了长寿研究会,深入探索老人长寿之谜,介绍老人养生经验,宣传尊老敬老的好风尚。同时,多年来在农村评比“十星农户”活动中,还专设一颗“尊老爱幼星”,凡不孝敬老人的,由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受到社会的谴责。市有关部门还成立了老年书画研究会、老年门球协会、老年秧歌队等,这些都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FSAGE]    三、勤劳好动因素。钟祥市的长寿老人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渔民),而且他们都出身贫寒,在青少年时代都吃过许多苦,经受过许多磨难。他们从小就下地干农活,做长工,打短工。劳动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也锻炼出他们强健的体魄。洋梓镇蒋滩六组103岁的高龄老人陈秀英,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先是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然后为退休后开河沙场的儿、媳做饭,整天手脚不闲,隔三岔五还走2公里路到集市上去买些日常用品和探望已76岁的女儿,而且不拄拐杖。到城里孙子家玩时能一口气上到六楼。南湖农场公议集大队十组老人王道英,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连年被评为劳动模范,80岁时还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现在已104岁,耳不聋眼不花,不仅喂猪、烧饭、洗衣服、轻微的农活样样都能作,还可挥起连枷(一种打场的原始工具)打黄豆,一气打十多分钟气不喘手不抖。旧口镇春光村103岁老人张菊香,至今还与她70岁的女儿一起在家门口开了一个代销店,100多种小商品价格她全能记清。冷水镇李湾村103岁的老人闫纯乾,70多岁参加修飞机场,80多岁到林场(植树),90多岁打禾场,100多岁还赶市场,今年还到5公里外的集市上卖了三次菜。市人民医院一个专家组近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80.15%的高龄老人除生活完全自理外,尚能参加家务劳动甚至田间劳动。这些都充分说明,劳动是钟祥寿星们的健康长寿之道。   四、饮食习惯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促进长寿的重要因素。钟祥的长寿老人大多一生平淡无奇,清贫的家境限制了他们衣食住行方面过高的奢求,也养成了他们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性格和日落而眠、黎明即起的起居习惯,在大自然中浴洗自己的卫生习惯等等。尤其是他们的饮食习惯,带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一是正餐有规律。他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对于菜类不挑食,荤素皆可,71位百岁老人中只有3人一生素食,一人不食猪肉和禽蛋。但不论口味习惯如何,他们主食进食量都较大,大都在3两左右,即使是3位长年卧床的病弱老人也是如此。这一方面说明凡长寿老人脾胃都很正常,消化功能强;另一方面均衡的饮食也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   二是具有鲜明的地方饮食特色。在历史的长河中,生长在钟祥的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饮食特色。   钟祥自古以来盛产黄豆,如今已成为了国家黄豆生产的示范基地,每年产量在5000万公斤以上,质量上成,出口免检。因而,钟祥也有加工食用豆制品的悠久历史,自汉唐以来就享有盛誉,而今成了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不仅乡乡镇镇村村湾湾有豆制品作坊和加工厂,而且全市有几万豆腐郎在全国乃至海内外做豆制品生意,豆制品已成为钟祥的一大产业。创出了“痴汉牌”、“青泥湾”香干等一批著名品牌。自然,豆制品家乡的钟祥人也十分喜爱豆制品,豆腐、豆皮、豆干、豆筋等一系列的豆制品便成了钟祥人一年四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其吃法达数十种之多。据专家鉴定,钟祥产的黄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植物雌激素,是优良的长寿食品。钟祥长寿镇长寿村百岁老人陶大英,今年已106岁,从年轻时就喜爱吃豆制品,而且还能自己加工制作,去年她家收了300公斤黄豆全部自己食用。而今陶大英还能从事家务劳动,耳聪目明,没有疾病,越活越精神。   钟祥地处大洪山南脉,这里生长着一种稀有植物叫葛粉。野葛之根加工而成的葛粉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首先是因为其生长在深山之中,没有任何化学农药污染。其次是因为葛粉有不可比拟的保健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葛根的药用价值了。在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葛根有“主消渴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的作用。现代药理分析,葛根含异黄酮类特质,主要有葛根素,大豆甙、金雀异黄素、葛根素木糖甙等成份。动物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工作效率,增强冠状脉血流量,防止心肌梗死或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抗心律失常,减少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血压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有降血糖、降血脂、益智、护肝和抗肿瘤之作用。多年以来,许多钟祥人经常食用葛粉或以葛根泡茶,对长寿无不有益。据近期对钟祥71位百岁才人的身体普查,他们的血压、血糖、血脂基本都在正常范围之内。90年代初,日本有关方面发现了钟祥这一稀有植物,与钟祥签订了葛粉长期供货合同,现在钟祥的葛粉已被誉为日本皇家保健食品。 [FSAGE]    钟祥还有一道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喜爱的菜肴叫“蟠龙菜”。相传此菜是400多年前明嘉靖皇帝从钟祥到北京继位时,为了给他饯行,当地名厨师精心制作的一道既有象征意义,也非常可口宜人的一道菜。此菜形状像似一条龙,采用鲜鱼、瘦肉、面粉、鸡蛋以及葱姜等作料混合制作而成。嘉靖皇帝吃了赞不绝口,到北京坐位后将此菜定为明代国宴菜,至今中国菜谱上仍有其名。几百为,钟祥的老百姓不仅男女老少都爱吃,而且家家都能做这道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喜爱,因为其质脆味美,营养丰富,吃不腻人,延年益寿。如今,钟祥“蟠龙菜”也在与时俱进,创出了“欧本鳌”“嘉靖贡”“文中”“黄纪”“明阴”等一批著名品牌,畅销全国各地。   钟祥的百岁老人还有一特点,就是爱吃“土鸡蛋”,即当地的土黄鸡吃五谷杂粮所下的蛋(没有吃任何化学饲料),老人们常说:“早晨喝下一碗鸡蛋汤,一天精神爽”。几年前,一个台商看上了钟祥的土鸡蛋,在这里投资办了一个“蛋花汤”场,将新鲜土鸡蛋及新鲜菠菜、青菜、小葱等脱水后做成一个个的小包装袋,一餐一袋,味道鲜嫩,食用方便,这个产品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80%的销往台湾。   钟祥人还有一个特别的嗜好,就是吃“米茶”,即用米作成的茶。这是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其作法就是将钟祥本地产的麦米或者是长寿大米用铁锅炒黄,一次可以多炒一些放着,需要食用时,先在锅里将水烧热,再将炒好的米放下去,当米煮到刚开花时就停火,热吃、凉吃均可。不知多少年来,钟祥人就养成了吃“米茶”的习惯。一年四季都食用。尤其是夏天,凉“米茶”几乎成了主食。很多专家在考察钟祥人长寿秘诀时,认为钟祥人的长寿与吃“米茶”习惯不无关系。他们认为“米茶”是优质米制作而成,不仅可以消暑解渴爽口且有一定的营养,而且可以控制血糖和脂肪。近些年来,钟祥人吃“米茶”的习惯逐步向周边及一些大城市传播。前几年,湖北省邮政局的一个体质较胖的干部到钟祥出差,吃了钟祥的“米茶”感觉很好,从此一年四季便与“米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深有体会的说:“米茶”是控制“三高”的最有效的良药。据近期对71位百岁老人身体检查,他们的血糖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80%以上身板硬朗、精瘦有神。   除此之外,钟祥人还常食用客店、张集深山中产的香菇、木耳、云雾茶,旧口、柴湖等地产的沙梨、大蒜、花生、西红柿等一批绿色食品,这些都与他们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是百岁老人中占半数有饮酒史。其中55%的寿星从青壮年开始一直饮酒,除此之外,钟祥人还常食用客店、张集深山中产的香菇、木耳、云雾茶,旧口、柴湖等地产的沙梨、大蒜、花生、西红柿等一批绿色食品,这些都与他们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是百岁老人中占半数有饮酒史。其中55%的寿星从青壮年开始一直饮酒,而且基本上饮的本地优质米酿的白酒,或者是糯米黄酒。据他们的亲属反映,这些饮酒的老人都有很好的自制力,从不过量饮用,也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如张集镇黑王寨村一组百岁老人师尚兵,从成年后开始饮酒,且三餐必饮,一般早上半两,中午一两,晚上一两半,至今身体很好,现在还能跟壮年人一样单锯锯柴。据70年代末的一次统计,钟祥人均饮酒量居湖北第一,由此可见,少量的饮酒也是钟祥人的长寿秘诀之一。从80年代中期开始,钟祥人饮酒已逐步提高了档次,市里创办了“文峰牌”酒厂,全部采用本地的长寿稻和优质高梁酿制而成,文峰酒成了湖北酒类著名品牌,价廉物美,不仅钟祥人家家享用,而且俏销内外。   另外,中外生物学、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寿命长短,遗传因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近年来,通过对全市百岁老人普查,发现80%的百岁老人都有家庭长寿史。原胡集镇丽阳寿星张德亮107岁,老伴高传英103岁。张德亮的祖父百岁寿星,父母活到80多岁,二弟、三弟都已90多岁。张的三个子女,也都年过七旬,个个身强体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钟祥已形成众多长寿家庭群。这种生命体的优化组合,是人体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钟祥同城网 ( :鄂ICP备2024057052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3 10:32 , Processed in 0.096670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